第148章 女帝【全文完】
到了宁安华现在的等级, 离超脱凡俗一步之遥,天地间给她的限制更多,她已经采取了反噬最小的方法, 没有控制皇上直接自杀,只是让他出殿, 制造幻境, 让他跑起来。
但毕竟这些指令违背了他的本心,也是她用异能制造的冰雹砸伤了他, 所以她还是稍微受了点伤。
向紫宸殿内外附近共近千人的脑子里塞进一段她编造的记忆, 也耗费了大量异能。
她完全不想在皇上的葬礼上跪来跪去。
她还要抓紧给罗十一治好伤, 送回海南,再改写所有知晓、经手此事的人的记忆,让罗十一还能堂堂正正活着。
也免去新帝再通过这些人对她有所怀疑。
所以, 她理所当然地“病”了,理由就是在暴雨夜受了风寒,高烧到不能起身。
她想装病, 没有大夫能诊出来。
大行皇帝驾崩,太子顺利登上了皇位, 尊皇后江氏为皇太后, 吴贵妃为贵太妃,余下大行皇帝的妃嫔, 根据位分、功劳、资历,各有尊封,皆迁至长宁宫居住。
东宫妃妾中,立太子妃江氏为皇后, 良娣闫氏为贵妃,良媛吴氏、冯氏皆为贵嫔。
新帝还欲效仿大行皇帝, 行仁孝之道,率阖宫亲身守孝二十七个月,以尽哀思。
新帝还嘉奖了已逝安国公罗焰的舍命救驾之举,赐其谥号“忠烈”,以此收拢仪鸾卫众人和禁军统领李正则之心。
至于大行皇帝的死因,被简化、模糊为脚滑不幸。
——总归不能是天子引得上苍发怒,降天火烧毁紫宸殿。
为了让这个理由更有说服力,当日在紫宸殿服侍的太监、宫人,有些被降罪处死,有些被送去给大行皇帝守灵,而在附近值守的仪鸾卫和禁卫基本都被下狱流放了。
宁安华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她的错。
她尽力救过他们。在罗焰死后,她控制他们都跑出了紫宸殿外,没有被倒塌的大殿压住任何一个。但她管不了新帝的想法。即便强行管了这一次,以后还会有无数次。
不过,被处死的都是有品级的太监和女官,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些罪孽,倒也不算无辜。
有世宗皇帝和大行皇帝两例前车之鉴,她顺手给新帝也下了相同的咒。
她看到新帝身上已有如薄雾一般的怨气环绕。
大行皇帝在位二十七年,掌权近十六年。他在位期间,大周开疆扩土,四方边境平定,吏治恢复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库粮满钱溢,平心而论,综合看来算一位明君。
新帝能在位几年?又能保持“明君”的状态多久?
宁安华算了算林如海的寿命,认为她还能看到新帝的结果。
但当时的她忽略了新帝本人的能力,没想到这结果来得这么快。
那是松儿和罗霄成婚的第二年,新帝登基的第五年。
林如海已过了六十寿辰。
有异能滋养着,他实际的容貌看上去还如四十许人。但为了不再惹人心疑,宁安华在他身上下了幻咒,让别人看到他的样貌会比实际要老上几岁。
她也给自己下了相同的幻咒。现在她看上去有三十岁了。
就当她真的能和他白头偕老。
那年初秋,闫贵妃所出时年十三岁的皇长子,被先帝吴贵妃所出的端郡王、瑞郡王蛊惑,着内侍刺杀皇帝。帝重伤。一日夜后,未留下遗诏遗命便驾崩了。
京中大乱,人心惶惶。
江太后临危称制,着仪鸾卫、禁卫肃清皇宫内外,戒严京城,捉拿端、瑞二郡王及所有同党,关押所有皇室宗亲、后宫妃嫔、皇子皇女——包括她亲生的两位郡王和江皇后与两位嫡公主。她又请清熙公主再披战甲,携敕命前往东北,令平阳长公主速速回京护驾。
先帝生前,对诸子防备太过,以至新帝登基时已近三十,却几乎毫无从政经验。
新帝登基五年来,倒也为政勤奋,善于纳谏,行事无大错,只是因江皇后无嫡子,怕江氏谋害闫贵妃所出庶子,甚是防备江氏一族。端郡王、瑞郡王近十年来对他极是敬服,他又被先帝教导了二十余年兄友弟恭,便对众位庶兄弟甚为优待,用以三相制衡。
江太后越劝他谨慎,他越觉得所做不错。
中宫年方三十,尚有生育嫡子的可能,新帝不便提出立庶为嗣,但也请了多位老师悉心教导庶子们,包括吏部尚书闫成芳、户部尚书林海、礼部尚书卢临照等朝中重臣,也有国子监、翰林院中才学出众者,已俨然是要悉心培养庶子为嗣之意。
可即便如此,皇长子仍听信了两位皇叔之言,为防嫡子出生,索性指使心腹刺杀了新帝。
新帝曾被仪鸾卫严密监视过,是以,即便有过收拢人心之举,他心存芥蒂,也并不敢用、愿用仪鸾卫,反而数次削减仪鸾卫权职人数。
而仪鸾卫中人明知已被天子排斥防备,天子又信任几位郡王,极宠皇长子,因此,纵然察觉了端郡王、瑞郡王和皇长子的异动,也无人上报天听。
皇长子的刺杀就这么成了。
但江太后立刻重新启用了仪鸾卫,将皇长子等人的党羽一网打尽。
平阳长公主领三万辽东军铁骑抵京时,帝位空悬,京中仍在戒严。
关于新帝的人选,众臣各执一词。
因大行皇帝无嫡子,有支持从太后嫡出的另外两位郡王里择贤或择长推举上位的,亦有认为大行皇帝有子,闫贵妃之子弑父杀君,不该罪及其余皇子,即便非闫贵妃所出的三位皇子还皆不满十岁,也当父死子继而不是兄终弟及才合乎大礼的。
所有宗室都被关着,江太后任由大臣们争辩,还未表现出任何倾向。
在这种情势下,平阳长公主的看法便至关重要了。
而萧永明的想法是:
与其让或是无能、或是年幼的兄弟侄儿们坏了大周的如画江山,不如这个皇位就由她来坐。
抵京前,她已经得到了辽东军、仪鸾卫上下所有人和清熙公主、靖文侯的支持。
抵京这两日,她应下一桩赐婚,又得到了禁卫统领李正则、安国公夫人卢芳年和卢家的支持。
南海军和宁西军不会反对她上位。
现在,要看母后、皇嫂和江家怎么想了。
江太后并不震惊于长女的想法。
她未置可否,着人请来了江纯岚。
江纯岚恭肃下拜:“诸皇子皆年幼,不堪继承大统,妾身恳请长姐肩负起国朝安危,以宽大周历代先祖在天之灵。先帝一向敬重长姐,若知晓长姐继位,也必然心安。”
她做了十五年言行合矩的大家闺秀,又做了十六年大度贤惠的皇子妃、太子妃、皇后。先帝生前,她敬他是夫君,是帝王,做好了为人妻子,为后宫之主的本分,忍受了先帝十数年如一日的审视。可直到遇刺驾崩前,先帝还是从心底防备她。
她没有亲生的儿子,女儿们还小,未有寸功。既然无论如何,她的血脉不可能上位,她为什么不支持长姐?
女子的地位高了,她的女儿们将来即便不能为帝,也会活得更好。
宣宗驾崩五个月后,高宗长女,平阳长公主萧永明继位为帝。
次年,改年号为曌明。
这时,原任辽安将军罗温已回京就任仪鸾卫指挥使,与新帝君臣相得。
原督军宁安硕,作为皇夫,被封荣亲王,亦已回京,现任兵部尚书。
宁安华作为新任辽安大将军,与新任东北总督林如海一起驻守在东北。
东北临海处,建海省的港口已经兴盛起来了。
宁安华愿意在尘世多投入几分心力,看一看在女帝手中,这个世界会走向何方。
####
到此就全文完啦!感谢小天使们一路的支持和陪伴!如果大家看得满意,希望可以给个五星好评_(:з」∠)_
下本可能会开《[红楼]林家良妾躺平了》,感兴趣的小天使可以先收藏哦(*^▽^*)
在末世惨死的姜宁成了林家一个良妾。
身份虽低,衣食无忧,还不用时刻担心会死,姜宁在林家躺平,吃吃喝喝,攒点私房,日子简单顺心,唯一的目标是平安终老。
直到她生下意料之外的女儿,开始发愁:
林家这基因……乖乖可别像她爹她姐姐一样三天两病啊?
后来,贾宝玉一大清早进了林家姐妹卧房,被从小习武的林绯玉“不小心”把腿打折了。
林如海:咳,下手要有轻重。
姜宁(背后大声):你爹让你下次再使点劲!
再后来,林绯玉一拍大腿,参军去了。
三年后,带回来军功爵位和几个英俊壮汉:
娘,反正您和我爹也没啥感情,不如和离改嫁?
姜宁:哇!
早早就给姜宁挣来一品诰命的林如海:?
大学士林如海经常会沉思:
林家是怎么从书香墨韵,琴音清雅,变得三日两闹,鸡飞狗跳的。
!